金融市場

三大法人對於台灣股市的影響力甚大,普遍地來說就是就是參與金融市場最積極的金融機構投資人(Financial Institution Investor),三大法人有外資、投信與自營商,除了三大法人之外,還有另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基金,這個在後續的文章會再介紹,這三個大型法人機構的交易行為相當不同,希望這系列文章能夠帶來一些不同的內部觀點,而不只是在籌碼資料上品頭論足。


【金融市場】解讀三大法人—外資

外資對於台灣股票市場的影響力非常驚人,但裡面其實包含了相當多不同的投資人屬性,像台灣有分為投信、自營商與扣除法人的個人投資者,但在外資這塊是全部都放在同一個族群,裡面可能有主權基金、大型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機構、避險基金、散戶與假外資,所以當你仔細去看外資對於某檔股票的買賣超時,就會發現A外資賣與B外資買的狀況。

【金融市場】解讀三大法人—投信

投信就是我們常在電視上講「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的機構,投信的全稱叫做「證券投資信託」,在國外的名稱比較常聽到的為資產管理機構(Asset Management),投信主要業務為代為其他人進行投資操作,主要業務有共同基金、ETF與客製化代操,業務的衡量標準為資產管理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 AUM),並從資產管理規模中抽取每年固定的管理費。

【金融市場】解讀三大法人—自營商

首先我將從我最熟悉的機構來介紹,我從研究所畢業後就待在自營商,對於自營商也自認為有不少的瞭解,自營商是屬於證券體系的,證券體系自營商國外一般稱作「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但台灣的金融法規叫他證券,一般人從台股的籌碼指標來看普遍都認為自營商的操作方式很蠢,每次都追高殺低,買賣超金額或口數不大,一般來說自營只是一個泛稱,裡面包含幾個不同的業務,交易行為可能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為「公司利益做交易」,而大家平常看到的三大法人買賣超則會將所有業務的交易部位都加總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