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破壞力超越你的想像!

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s)是由原始資產所衍生出來的,所以才會稱作衍生性金融商品,這邊提到了兩個名詞,原始資產就是我們一般常聽到的投資商品,例如股票、債券、外匯、原物料現貨等,而衍生性金融商品就已上面列的幾項資產為標的,利用契約的方式變成另外一種商品,感覺就像是爸爸延伸出小孩一樣,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變動會隨著標的資產的變動而變動,就像是原油現貨上漲,原油期貨也同步會上漲。


到底誰是誰的衍生?

現在的金融市場到處充滿著衍生性金融商品,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力量逐漸超越原始資產的現貨資產,很常反過來影響現貨市場,例如現貨市場受到結算日的影響相當大,例如台灣的台指期結算與摩台指結算,如果你去把每個結算的時點畫在K線圖上,會發現很微妙微肖的關係。

除了期貨外,選擇權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選擇權的某些履約價也會可能默默的成為現貨市場的支撐或壓力點位,除了有時間的因素外,選擇權更有價格控制的因素,亦即履約價(Exercise Price),選擇權莊家的影響性力巨大,有時候會為了讓某個履約價的選擇權價值歸零,而去控制現貨市場來操縱結算價。

市場的偏態(Skewness)變大

以數學或統計的語言來說,股價的一階動差叫「報酬」,二階動差叫「波動」,三階動差叫「偏態」,偏態變大就是代表發生極端報酬率的事件機率增加,大約在十年之前,藍籌股的每日波動範圍大概就在正負2%內,上漲超過3%就算是大漲,而2020年常常可以看到大型藍籌股居然可以有10%以上的漲跌幅度,美股的Telsa(TSLA.US)就更不用說了。

主要原因除了有大家常說的程式交易外,選擇權的賣方避險交易才是真正讓偏態變大的主因,選擇權賣方是進行一種負Gamma值操作,行為必須追漲殺跌,當選擇權市場部位變大時,更多的賣方交易者在進行同方向的追漲殺跌,越漲越買,越跌就越賣越多,程式交易如果不去進行加碼交易的話,進出場僅在交易訊號給訂出來當時,但選擇權交易必須持續買或持續賣,而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太過投機,真正的投資人不敢進行投資,反而是投機者用選擇權在下注行情,導致選擇權未平倉量非常巨大,現貨市場流動性將不夠選擇權莊家的避險交易。

偏態變大可以用一句古文來說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結論與心得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在交易室的時候,也是成為讓偏態變大的的幫手,加上市場上一致的順勢單追逐,股票就透過不斷的自我反饋與自我實現下,容易呈現暴漲暴跌的現象,只能說大家在現在這個投資環境很辛苦,情況越來越險峻。


雷大的Python投資筆記電子報

歡迎訂閱雷大的Python投資筆記電子報,每週將會發布定期市場分析文章與不定期的專案研究文章:

  1. 國際金融市場分析
  2. 量化交易策略分享
  3. Python程式撰寫教學

立即訂閱最新文章